能源与资源工程系

微信图片_20250725194732.png


系所简介


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于2006年成立了我国首个“能源与资源工程”本科专业。2016 年申请建立特色本科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并于2021 年获批北京市一流学科。能源与资源工程系专注于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立足于建成中国以及世界能源、资源及环境系统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研发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

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现有教师11位,包括教授3位、副教授3位、助理教授4位和研究系列老师1位,其中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1位、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位、青年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青年学者5位。此外,还聘有7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技术专家作为双聘院士、客座教授、双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研究方向包括能量转化与输运、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聚焦零碳热管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先进储能以及大规模制氢,深化、加强学科建设,以助力我国建立“双碳”目标约束下的安全、经济、环保的新型能源体系。


研究方向


零碳热管理

构建零碳能源新型热力学体系,并重针对其中主要热物理问题,开展多尺度理论创新和多层级应用探索研究,突破功能材料热物性瓶颈、界面热质传递限制和临界点相态转变极限。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传热传质、界面流体力学、极限传热技术、超/近临界CO2等功能性流体材料热物性及其热输运、高温热储能等。


人员名单

张信荣    杨荣贵    王   昊    宋   柏    李康康    彭雨粲    



二氧化碳封存与地质能源开发

针对地质能源、资源系统中的热值传输和物质转化问题,开展跨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应用基础研究和地质能源、资源开采技术研发,赋能二氧化碳封存和双碳目标下的地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渗流物理、多相流、反应溶质运移、储层尺度数值模拟、能源与环境微生物技术、月球/火星水资源开发等。


人员名单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新奥工学大楼
  • 邮编:100871
  • 邮箱:office@mech.pku.edu.cn
  • 电话:010-62751812
  •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2025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