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奖励荣誉

奖励荣誉

颁奖年份

学院获奖人

项目名称

获奖名称

2024

张信荣

大型二氧化碳冷热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一等奖

2024

易新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23

邸元(参与)

缝洞型潜山油藏高效注水开发与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3

杨越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

2023

陈默涵

-

强国青年科学家

2023

谢金翰

-

2023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2022

张信荣

大型二氧化碳制冷及其跨临界全热回收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2

程承旗、曲腾腾

地球时空框架剖分理论、技术及应用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2

韦小丁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21

段慧玲、王建祥、黄筑平

具有界面效应的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1

陈默涵(参与)

机器学习模拟上亿原子:中美团队获2020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1

陈正

-

国际燃烧学会会士

2020

程承旗、陈波(参与)

GJB 8896—2017《地球表面空间网格与编码》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二等奖

2020

陈默涵(参与)

Pushing the limit of molecular dynamics with ab initio accuracy to 100 million atoms with machine learning

戈登贝尔奖

2020

陈正

-

国际燃烧学会Hiroshi Tsuji奖

2020

宋柏

-

科学探索奖

2020

杨越

-

科学探索奖

2019

吴晓磊,聂勇

稠油生物转化及其应用于采油清洁生产的基础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9

程承旗(参与)

海洋灾害多维动态监测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9

陈波(参与)

智能感知环境统一编码关键技术与应用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

陈正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19

刘谋斌

-

International Computational Award

2018

刘谋斌

-

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奖

2017

刘谋斌(参与)

多尺度流固耦合问题数值模拟方法与应用研究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7

刘谋斌(参与)

非线性水波和水下爆炸高效计算方法与应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

程承旗、陈波(参与)

复杂陆海综合体动态监管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7

程承旗、陈波(参与)

复杂陆海综合体动态监管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

张信荣(参与)

果蔬冷链设备和技术研究及应用

中国制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

刘谋斌(参与)

拉格朗日格式强非线性无网格方法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7

程承旗、陈波、濮国梁

全球空天信息剖分组织机理与应用方法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

裴永茂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17

陈十一

-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

2016

段慧玲,王建祥,黄筑平

具有界面效应的复合材料等效性能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6

唐少强

-

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fellow award

2015

段慧玲、王建祥、黄筑平

具有表面效应的细观力学理论

中国力学自然科学奖

2015

谭文长,符策基

粘弹性流体的流动和传热传质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5

李法新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14

龚斌(参与)

神华10万吨级CCS示范项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

张信荣

世界级城市可再生能源发展经验借鉴

北京能源学会2013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4

袁章福(参与)

转炉炉龄影响因素定量化的研究

天津市技术创新优秀项目二等奖

2014

陈国谦(参与)

资源可用能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4

张珏、方竞(参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若干重要机制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

佘振苏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4

杨越

-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3

张珏(参与)

提高现代五项重点运动员体能与技术稳定性研究

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二等奖

2013

袁明武

-

亚太计算力学学会(APACM)“APACM Congress Medal (Zienkiewicz Medal)”

2013

袁明武

-

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ICACM)“ICACM Congress Award”

2012

陈国谦(参与)

城市及区域生态过程模拟与安全调控技术体系创建和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

袁章福(参与)

转炉炉龄影响因素定量化的研究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

方岱宁、李法新(参与)

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1

王大钧(参与)

虚拟仪器库——振动噪声、模态分析移动试验室新技术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1

袁章福(参与)

转炉高效生产集成技术开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1

方岱宁

-

徐芝纶力学一等奖

2010

袁明武

-

国际计算力学协会IACM Award奖

2010

陈璞

-

杜庆华力学与工程奖

2009

安亦然(参与)

100nm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研发与产业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9

陈国谦(参与)

多尺度生态核算与城市生态模拟及调控技术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

袁章福(参与)

转炉高效供氧与底吹耦合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

张东晓

-

美国地质学会会士

2008

陈正

-

国际燃烧学会Bernard Lewis Fellowship

2005

武际可(参与)

大型旋转机械和振动机械重大振动故障治理与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5

顾志福、李燕

电厂空冷系统风效应风洞模拟实验和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

殷有泉(参与)

三维水力裂缝空间扩展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

顾志福、孙天风

柱群绕流相互干扰研究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

陈十一

-

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2002

佘振苏

-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2

王建祥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2001

王大钧

柔性结构的振动控制研究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

严宗毅(参与)

红细胞的微观流变学特性研究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

王仁

-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0

袁明武

-

T.H.H.Pian Medal(卞学鐄奖)

1999

张伯寅

水槽实验的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

盛森芝、徐月亭

IFV-900型智能流速测量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四等奖

1998

刘凯欣

爆炸、冲击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

陈滨

航天器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

王健平

-

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1998

王健平

-

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7

孙天风、顾志福

结构物群的风荷载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

黄永念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5

叶庆凯

中国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SC)软件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4

吴望一、严宗毅

低雷诺数流计算新方法的研究及其若干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

方竞、戴福隆

光力学中的光学微分方法和数字图像相减技术及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

张瑞云

理论力学课件

国家教委高教一等奖

1994

王仁、韩铭宝、黄筑平

圆柱壳在轴向冲击下塑性稳定性的等二临界速度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

盛森芝、徐月亭

IFV-900型智能流速测量系统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

叶庆凯

中国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CADCSC)软件系统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

袁明武

动力分析中的WYD法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

陈滨

经典约束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

苏先基、励争

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研究及其在典型机械零件上的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0

苏先基、励争

材料动态断裂性能研究及其在典型机械零件上的应用

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

苏先基、傅缤

动态光弹性和动态焦散线法的实验设备、基本方法和应用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

袁明武、陈璞

微机结构分析通用程序SAP8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0

吴凤林

氧枪技术实验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9

俞达成

BD-2型恒温式热线流速仪系统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9

袁明武、陈璞

微机结构分析通用程序SAP84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

盛森芝

流速测量技术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

陈德成

模态分析软件研制及其在透平机械中的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8

武际可、王大钧

旋转壳应力分析理论程序及其在大型冷却塔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8

叶庆凯

优化与最优控制中的计算方法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

王大钧

弹性结构理论中两类算子的正定性和紧致性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

武际可、王大钧

旋转壳应力分析理论程序及其在大型冷却塔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6

叶庆凯

CCSCAD优化与优控子包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

魏中磊

北京大学低湍流风洞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优秀奖

1985

曲圣年

大型复杂结构线弹性系统静力动力分析程序的移植和推广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85

孙天风

结构物的风荷载的研究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优秀奖

1982

周培源

湍流的基本理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新奥工学大楼
  • 邮编:100871
  • 邮箱:office@mech.pku.edu.cn
  • 电话:010-62751812
  •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