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欧阳晓玲以“锚定力工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为力工学院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2025级新生齐聚新奥工学大楼3004报告厅,共同聆听这深刻精彩的第一课。
欧阳晓玲书记首先回顾了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她提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周培源先生以“力学是工科之基础”的战略远见,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历经1979年成立力学系、1995年更名为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等重要发展阶段,2024年,为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战略,北京大学整合优势资源成立工学部,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正式组建,标志着力学学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随后,欧阳晓玲书记深情回顾了周培源、王仁、余梦伦等一代代北大力学人以学术人生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动人篇章。她指出,周培源先生“科学容不得半点含糊”的严谨治学和“力学人的根永远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的深情嘱托,奠定了北大力学严谨求实、心怀家国的精神底色;王仁先生则展现了科学家跨界探索的勇气,将固体力学与地质学、地震学相结合取得创新成果;余梦伦院士从燕园毕业后投身航天事业,日夜演算弹道,彰显了将理论智慧转化为守护国家力量的实践精神。一代代力学人的接力共同构成了学科传承的精神谱系,照亮着后辈前行的道路。
紧接着,欧阳晓玲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所构建的蓬勃发展格局。她指出,北大力学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再次荣获A+评级,连续四次位居全国榜首。学院构建了由力学系、科学计算与智能工程系、航空航天工程系、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及海洋工程研究所构成的“四系一所”体系,并依托湍流与复杂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致力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低空技术、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在国际力学前沿和重大工程应用上寻求突破。
随后,欧阳晓玲书记向新生们生动讲述了北大力学精神在一代代院友实践中的鲜活传承。她深情介绍了三位院友的杰出代表:徐吉峰院友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投身C919大飞机研制、马道林院友创业研发全球首个触觉仿真工具推动具身智能、荣光耀博士作为首位北大博士赴南疆阿克苏扎根边疆。这三位院友从燕园萌芽、在实践中生长的初心,正是北大力学精神最动人的延续。
最后,欧阳晓玲书记向2025级新生提出了四点殷切期望: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需求,以“力学报国”的初心扛住压力、守住初心;第二,练就过硬本领,以严谨求实的态度筑牢理论基础,充分利用学院一流平台,沉心打磨;第三,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痛点”做研究,勇于在交叉学科中寻找突破,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第四,坚持全面发展,成为会思考、善协作、有温度的复合型人才。
新学院的第一页历史将由新生亲手书写,希望同学们以理想信念为帆、以过硬本领为桨、以国之大者为航向、以全面发展为保障,在力学与工程科学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在强国建设征程中交出精彩的“力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