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新奥工学大楼3004报告厅隆重举行。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杨越,党委书记欧阳晓玲,副院长刘谋斌、张通,力学系研究员荣起国,副教授苏卫东,特聘研究员易新,助理教授、研究员沈在意,薄童,航空航天工程系主任、教授黄迅,特聘研究员周超,研究员陈帜,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员赵耀民;25博力行班班主任、力学系特聘研究员杨延涛,25博求实班班主任、力学系助理教授、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默涵,25机械硕士班班主任、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副研究员聂勇,学工办伊照、周尚博出席典礼,2025级新生参加典礼。典礼由欧阳晓玲主持。
欧阳晓玲主持典礼
在开场暖场节目——弦乐四重奏《永远同在》的悠扬乐声中,现场氛围渐入佳境。
随后,在庄严的奏唱国歌仪式中,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正式开始。首先由新生代表发言,2025级硕士新生代表黄姝羽以从智能采矿到能源机械的求学与实践为线索,聚焦北大力学与工程科学的厚重底蕴与一流平台。2025级博士新生代表陆煌从自己在本科期间走进科研、早期参与“毛细黏附”课题研究的经历谈起,表示要在科研实践中磨炼品格与毅力。
新生代表黄姝羽(图左)、陆煌(图右)发言
在校生代表王慧敏、毛润泽、文静、丁康共同讲述他们在北大力学的求学故事。王慧敏从节点与单元的连接中悟出学术与社会的支撑之道,毛润泽以跨界融合AI与高性能计算打通从方程到发动机的创新链,文静在基层实践与科研长跑中磨砺定力,丁康在多机器人系统与生成式大模型的交汇处,让技术回应真实场景。四位同学共同祝愿新生:立足力工,确立志向,坚持求真、勇于创新,产出经得起检验的学术成果,创造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贡献。
在校生代表讲述《力工·新程》
紧接着,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首先,进行“两优一先”获奖代表颁奖。杨越为学生“先进支部”获奖代表、“优秀党支部书记”、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颁奖;随后,杨越为教师“校级优秀党员”、“院级优秀党员”颁奖;最后,张通为荣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颁奖。
杨越为“两优一先”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杨越为“两优一先”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张通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颁奖
教师代表致辞环节,力学系教师杨延涛以“用心选择、成就未来”为主旨,将个人际遇融入“力学之基、工程之用、国家之需”的力工使命。他寄语新生:要在力工学院的平台与新奥大楼的一流科研生态中,以“严谨求真”夯实学术根基,以“交叉融合”打通从原理到应用的链路,以“家国情怀”将个体追求汇入时代洪流。
教师代表杨延涛致辞
随后,进行班旗授予仪式。荣起国、黄迅、聂勇为2025级硕士新生班级授旗;欧阳晓玲、周超、杨延涛、陈默涵为2025级博士新生班级授旗。班旗飘扬、精神昂扬,力工青年将在旗帜引领下踔厉奋发、笃行致远。
荣起国、黄迅、聂勇为2025级硕士班级授旗
欧阳晓玲、周超、杨延涛、陈默涵为2025级博士班级授旗
力卷长歌,新程共赋。典礼现场,2025级力工新生以写有每位同学姓名的拼图汇成一幅“力工长卷”,寄托对燕园的初心与对未来的憧憬。杨越和欧阳晓玲代表学院接受这份饱含情谊的礼物。此幅拼图将珍藏于力工学院,见证2025级新同学与学院在建院元年同频奋进、薪火相传的成长篇章。
杨越和欧阳晓玲代表学院接受“力工长卷”新生赠礼
院长杨越在致辞中向加入学院的113名硕士新生、101名博士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典礼是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独立建院后的首届开学典礼,标志着北大力学跨越百年、锚定“新工科”航向的全新起点。同学们既是力工新征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更是北大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生逢其时,使命在肩。面向新同学,他提出“三点期望”:其一“力守本真,工致笃行”,在初心与实践的统一中校准人生航向;其二“力积厚势,工成远功”,在持续积累与沉淀中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其三“力融跨界,工创新局”,以多学科交叉与工程导向引领强国征程。他勉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以严谨求真的学术底色与家国情怀的使命担当书写属于这一代力工人的强国华章。
杨越致辞
典礼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燕园情》,在热烈的掌声与悠扬的旋律中,各班代表挥舞班旗、青春飞扬,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圆满落幕。
合影留念
一代又一代北大力工人将赓续前辈之志,勇立时代潮头,传承力学精神、引领工程未来,奋力书写属于力学与工程科学的时代答卷,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北大力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