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北京大学力学系1995级本科院友入学三十周年于燕园再聚首
2025年7月12日,北京大学力学系1995级本科院友怀揣对母校的深切眷恋与同窗情谊,从五湖四海汇聚燕园,共同庆祝入学三十周年。本次返校活动以座谈会为核心,线上、线下联动。原北京大学力学系党委书记于年才、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文胜、北京大学财务部部长孙智利、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欧阳晓玲、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陈威、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张通、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友会秘书长李咏梅、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友会副秘书长张克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友会秘书长李咏梅主持。

工学院院友会秘书长李咏梅主持活动
活动伊始,工学院院友会秘书长李咏梅向到场的领导嘉宾、院友与老师致以热烈欢迎。她提到,30年前,1995级院友们怀揣对知识的渴望踏入燕园力学系,开启人生宝贵的求学生涯;30年后,大家从青涩少年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却始终珍藏着与力学、与燕园的深厚情缘。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欧阳晓玲发表致辞并作学院发展报告
随后,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欧阳晓玲发表致辞并作学院发展报告。她回顾了北大力学学科的百年发展脉络——从京师大学堂设立机器工学,到新中国首个力学专业,再到2025年学校战略整合成立工学部,北大力学始终与祖国需求、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她重点介绍了学院最新的学科布局,以及新建成的新奥工学大楼等世界一流科研教学平台。她特别提到,正是院友们的接力与传承,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希望各位在岗位上继续锐意进取,再创辉煌,而学院永远是院友们的精神家园与坚强后盾。

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力学系87级院友李文胜发言
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力学系87级院友李文胜寄语师弟师妹。他回忆起1995级院友入学时的青涩模样,感慨时光飞逝的同时,也分享了北大校友会的工作成果——从建立校友数据库、打造 “校友之家” 活动空间,到推动全球校友联络,始终践行“校友在哪里,北大就在哪里”的理念。他表示,院友们的成就是北大的骄傲,希望大家常回燕园看看,让母校成为大家永远的精神港湾。

北京大学财务部部长、力学系91级院友孙智利发言
北京大学财务部部长、力学系91级院友孙智利分享了自己与1995级校友在燕园共同奋斗的点滴往事,从球场并肩到学业互助,每一份同窗温情,都铭记于心,在多年工作岁月中,不断滋养心田。他提到,自己虽在学校财务部任职,但始终心系力学系,这份“力学情结”,让他始终关注学院学科发展。未来,他也期待能够与校友们继续携手,共同助力学院建设。


95级校友代表介绍捐赠的礼物
1995级校友以实际行动反哺母校:不仅设立“力学 95级校友奖学金”激励后学,还精心设计了寓意“力学之美、腾飞之愿”的机械翅膀装置赠予学院。捐赠仪式上,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陈威为校友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张通代表学院接受礼物,现场掌声不断,温情满溢。

95级校友们逐一分享人生经历与感悟
在院友分享环节,线上与线下的95级校友们逐一讲述了30年来的人生历程与感悟,既有学术深耕的坚守,也有跨界突破的勇气,更有对母校培育的感恩。大家均表示,力学学科培养的系统性思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都指导着自己不断向前,解决工作与人生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是人生中无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原北京大学力学系党委书记、力学系64级院友于年才与院友们追忆往昔
座谈会尾声,原北京大学力学系党委书记、力学系64级院友于年才与院友们忆往昔、寄厚望。看着熟悉的面孔,他感慨“30年过去,大家风采依旧”,并勉励校友们未来仍有无限可能,期待大家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陈威作总结发言
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陈威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北大工学部的成立标志着工科发展进入 “新的黄金时代”,整合全校工程学科优势资源,聚焦先进制造、机器人、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正成为北大硬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力学是工科的根脉,没有力学就没有北大工学院。他强调,1995 级院友的奋斗历程是力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期待各位常回校交流,为工学部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科教育高地。

李文胜主任清唱自创歌曲《曾经》
活动最后,李文胜主任清唱自创歌曲《曾经》。熟悉的旋律勾起满场青春回忆,院友们不由自主跟唱,现场气氛温馨动人。全体参会人员共同拍摄合影,定格下这一跨越 30 年的珍贵时刻。

1995 级校友返校座谈会合影留念
三十载力学初心不改,一辈子燕园情谊难忘。此次返校活动不仅是 1995 级校友的“青春重逢”,更是北大力学精神的“传承接力”。未来,北大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将继续以院友为宝贵财富,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而 1995 级校友们,也将带着燕园赋予的力量,在各自领域续写精彩,与母校携手共绘北大工学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